去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70天本市发布蓝天工程任务“清单”
自去年11月8日以来,本市受东北大范围雾霾影响,多次陷入“霾伏圈”,入冬以来连续遭遇严重雾霾侵袭。那么,本市空气质量现状到底如何?存在哪些突出问题?环保部门1月10日晒出了开云官网登录2015年“气质”清单,希望全市上下对本市空气质量有一个全面的认识,并积极行动,投入到改善空气质量行列中来。
■引言
全市行动 围剿雾霾
我开云体育网页登录入口国遭遇的 “十面霾伏”,不仅笼罩京津冀,还覆盖华北,蔓延东北甚至江淮。在雾霾呈现区域化、扩散化态势下,雾霾圈里的所有城市都不可能独善其身。自去年11月8日以来,本市受东北大范围雾霾影响,多次陷入 “霾伏圈”,入冬以来连续遭遇严重雾霾侵袭。
下大气力治理污染,除去“心肺之患”,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一大难题。大连市委市政府把治理污染、消除雾霾、改善空气质量,作为一项最大的民生工程。在大力推进大气行动计划的基础上,针对影响本市空气质量的突出问题,重在治本上下工夫,设计出台了《实施蓝天工程的意见》,凝心聚力,实施控煤、控车、控工业源、控尘、调结构五大举措51项具体措施,力争用两年时间使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。
实施蓝天工程政府是主导,重在抓好落实。治理雾霾改善空气质量,是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,是一场攻坚战更是持久战,需要举全市之力标本兼治,坚持不懈。市委市政府已经拿出了必胜的决心和信心,肖盛峰市长亲自担任市蓝天工程领导小组组长抓落实,多次召开蓝天工程专题会议,部署推进全市蓝天工程工作。今天,报纸公布了《蓝天工程任务分解表》,各有关地区和部门要成立蓝天工程领导机构,细化任务,制定工作方案,明确目标、措施、完成时限和责任人,集中人力物力财力,尽职尽责抓好落实,确保按期完成各项任务。
实施蓝天工程企业是主体,是主战场。企业是财富的创造者,也是污染主要排放者。在治理大气污染消除雾霾的战场上,企业应担当起主力军的作用,加大节能减排,实施清洁生产,把节能环保贯穿于生产的每一个环节,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。同时还要转变发展观念,彻底摒弃高排放、高污染、高能耗的生产技术和工艺,发展绿色循环产业,承担起治理雾霾、发展低碳经济的社会责任,走绿色发展之路。
实施蓝天工程公众参与必不可少。环境是公共的,与每一位社会成员息息相关,改善空气质量,不仅要靠各级党委政府以及企业的积极行动,也要靠全民行动。雾霾天,放弃自驾选择公交出行,就减少了一点废气排放,“聚沙成塔,集腋成裘”,要实现两年后空气质量明显改善这一目标,需要的就是人人理智的选择和小小的行动。同时,希望公众能够积极参与到监督实施蓝天工程过程当中,可举报超标排放废气的违法行为,也可为治理雾霾建言献策。公众参与环保,并将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意识体现在日常生活中,自觉选择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,全社会共同努力,才能营造天蓝水清地绿的宜居环境。
从今天起,本报设“追逐蓝天,我们在行动”专栏,连续报道本市实施蓝天工程重大举措,希望社会各界携手努力,共同投入到治理雾霾改善空气质量中来。
大气环境质量存在“两喜两忧”
PM2.5
一喜:PM2.5、PM10呈双降趋势,与2014年相比,PM2.5、PM10分别下降9%、5%;在超标日中,以PM2.5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从2014年的80天降至2015年的54天,减少26天,降幅明显。
SO2
二喜:SO2年均浓度远低于国家标准(本市年均浓度为30微克/立方米,国家标准为60微克/立方米);NO2低于国家标准(本市年均浓度为33微克/立方米,国家均标准为40微克/立方米)且呈现持续下降趋势。
举措显效:“两喜”的取得,说明本市2013年启动的第一轮蓝天工程、2014年实施的大气行动计划,燃煤电厂脱硫脱硝、工业企业废气治理提标改造、淘汰黄标车、控制扬尘等一系列整治措施取得初效。
O3
一忧:在超标日中,以臭氧为首要污染日的天数从2014年1天增至2015年36天,增幅惊人,这是影响本市空气质量的新问题。原因剖析:去年本市臭氧污染显著增加的原因较为复杂:一是太阳辐射增强,光化学反应加剧;二是颗粒物浓度的降低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臭氧的产生;三是氮氧化物的浓度下降可能导致臭氧浓度上升。重污染日二忧:重污染日由2014年7天增至2015年10天,且污染强度增加14%。原因剖析:在不利气象条件影响下,本市受华北、东北大范围区域性雾霾影响的频次和强度加剧,且多集中在冬季,而这种污染恰恰是不可抗拒的。据专家介绍,出现一个雾霾天,需要用10个一级优天才能挽回来。
在全年超标日中,以PM2.5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54天,以臭氧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36天,说明PM2.5和臭氧是影响本市空气质量的两个主要因素,而臭氧污染由于形成机理更为复杂,治理难度会更大。
“大气环境关系人民群众生活质量,关系城市的形象,关系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,是重要的软环境,也是我们城市赖以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。”——肖盛峰

“蓝天工程”请你开云体育投注平台监督
近年来,市委、市政府高度重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。 2015年12月13日,针对影响本市空气质量的突出问题,市政府出台了《大连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蓝天工程的意见》,明确通过全面取缔燃煤小锅炉、严控燃煤总量、严控扬尘污染、严控机动车污染、严控工业污染、调整产业结构、新能源汽车推广、加强秸秆综合利用、提高非化石能源消纳能力和加强重污染日应等十项举措,并配套严格执法、加强组织领导、强化目标考核和加大资金投入四大保障措施,力争两年后全部完成,实现空气质量明显改善。
这次《蓝天工程意见》是针对影响本市空气质量的突出问题“对症下药”制定的,重在治本上下工夫,治理措施更具针对性和前瞻性,力度前所未有。今天,向全社会公布蓝天工程任务汇总表,一方面督促各责任地区和部门按照要求抓好落实,另一方面,希望公众积极参与到改善空气质量的行动中来,并监督蓝天工程的落实。 半岛晨报、海力网记者李社生
上一篇下一篇返回本版
当前为第页共页首页上一页下一页末页
表情

有话要说...